超峰寺

2008070605:59

 

高雄縣阿蓮鄉岡山村5號

阿蓮鄉大崗山海拔260公尺 ,風景秀麗,洋溢超凡脫俗靈氣,山區遍佈10多座寺宇,素有「台灣佛山」之稱,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歷史超過200年的超峰寺。

 

每天晨昏,寺內傳來陣陣唸經聲,飄散在山谷林間。

 

日據時期,將大崗山作為軍事要塞。


 

半天橋在面對寺廟的左側方,一塊巨石上長了百年老樹,半天橋跨過其下的通道而接到老榕。


 

置身其間,煩憂俱除,是尋求與心靈和自然對話的最佳去處


 

附近有很多可以踏青的地方,梅花園、石螺洞、百景洞、半天橋、六合亭。


 

上面有石凳和欄杆,是個休憩的好地方



 

在山上可吸收「芬多精」享受森林浴


 

山頂上又可眺望浩瀚的台灣海峽,遠近鄉鎮盡在眼底。

 

每每清晨或黃昏來到了超峰寺,除了餘音繚繚,這裡的環境更會讓您覺得隨處都充滿了淡淡的禪意,是一處休憩放下喧擾的好地方。

 

供奉觀世音菩薩。

 

不花錢又益身、健康的戶外踏青,歡迎舉家蒞臨登山一遊。


 

報紙曾報導超峰寺和尚、尼姑結緍,後移居大崗山小半腰自立自強。

右邊小濔沙是第二2代,以賣冰及自種菜為生。


超峰寺是阿蓮鄉的佛教發源地,早在明朝期間,就有太僕寺少卿沈光文在大崗山結茅為庵,削髮為僧,奉佛潛修;清朝雍正9(1731),又有遊僧紹光禪師在此結草為庵自修,是為超峰寺開基之始。

  清朝乾隆38(1763),台灣知府蔣元焄興建超峰寺觀音殿,當時山路崎嶇,搬運建材相當困難,經運用「使飛瓦」妙法,才克服困難順利完成工程,同時自浙江省普陀山請來觀世音菩薩乙座,供奉於超峰寺內,香火日漸鼎盛。

  民國初年,永定禪師住持超峰寺,重建百餘年來日漸侵蝕頹廢的古剎殿宇,增建2座大殿,擴建大雄寶殿,興建三寶佛塔,同時拓寬道路,興建專供女尼修養的龍湖庵,建樹極多,寺務日隆,僧尼雲集行徒成千,成為全台四大租園之一,堪稱超峰寺的中興之期,永定禪師也成為超峰寺第一代住持。

民國30年,第2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戰火迫近台灣,大崗山為軍事要塞,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當局佔據大崗山為要塞地區,斥令僧尼棄寺下山,永達和尚忍辱負重,聚收全山僧眾,下山於大崗山山麓崗山村另建新超峰寺,繼續延續香火不墜,這也是超峰寺有新舊之分的由來。
台灣光復後,舊超峰寺損毀不堪,瓦礫遍地,第2代住持開照禪師率領信眾,重修日據時代功虧一簣半途而廢的大雄寶殿,以及前殿及兩邊配房,再增建後殿禪房,歷經14年努力,超峰寺從廢墟中重現莊嚴寶煞之氣,而為四眾所依止的修行勝地。

相關議題

超峰寺青苔

超峰寺德材庵

超峰寺-台灣佛山

超峰寺-山下阿蓮田園

超峰寺二姐遊

 (返回首頁)

相關議題

金獅湖蝴蝶生態園

阿蓮田園

金獅湖風景區

金獅湖覆鼎金保安宮

超峰寺

2姐夫遊高雄

元亨寺

高港漁人碼頭

真愛碼頭(12號碼頭)

新光碼頭

夢時代

 (返回首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