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山與樂山大佛

2010012212:15

 

【世界遺產在中國720HD】峨眉山與樂山大佛 1/3 Ermei Mountain and Leshan Giant Buddha Statue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lOZW0c5AT8

 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P3Y5rnt46k

樂山大佛 3/3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P3Y5rnt46k

 

峨眉山和樂山大佛

199612

遺產種類: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

遺產遴選標準:峨眉山和樂山大佛根據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遴選標準C(IV)(VI)N(IV) 被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

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:

  西元1世紀,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麗的山巔上,落成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。隨著四週其他寺廟的建立,該地成為佛教的主要聖地之一。許多世紀以來,文化財富大量積澱。其中最著名的要屬樂山大佛,它是8世紀時人們在一座山岩上雕鑿出來的,仿佛俯瞰著三江交匯之所。佛像身高71米,堪稱世界之最。峨眉山還以其物種繁多、種類豐富的植物而聞名天下,從亞熱帶植物到亞高山針葉林可謂應有盡有,有些樹木樹齡已逾千年。

  峨眉山,又稱“大光明山”,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,位於四川中南部,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峨眉境內,距成都約一百六十公里,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處。高出五嶽,秀甲天下。在我國的遊覽名山中,峨眉山可以說是最高的一個,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,次峰金頂海拔3075米,三峰千佛頂海拔3046。山體南北方向延伸,綿延23公里,面積115平方公里。長久以來,峨眉山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神話般的佛教勝跡而聞名於世。她古雅神奇,巍峨媚麗。其山脈綿亙曲折、千岩萬壑、瀑布溪流、奇秀清雅,故有“峨眉天下秀”之美稱。

  峨眉山是大峨山、二峨山、三峨山的總稱。山勢逶迤,大峨和二峨兩山遠望宛若秀眉一對, “如螓首峨眉,細而長,美而艷”而得名。人們通常說的峨眉山大多指的是大峨山,山體有古生代花崗岩、變質岩構成,頂部有大面積玄武岩覆蓋。峨眉山介於大涼山和邛郲山之間,地質上屬於“峨眉斷塊帶”,懸崖峭壁很多。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裏,山體經風化、剝蝕、冰川、流水等自然力的雕塑,才逐漸演變成今日峰巒奇絕、千姿百態的名山。

  由於山上山下氣溫懸殊較大,從山下到山頂氣溫相差約15°C。這種自然環境為各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,山上共有3000多種植物,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。茂密的山林,多樣的樹種,到處都是翠綠、碧綠、墨綠的樹葉,使山埋藏在厚厚的綠葉之中。隨著季節的變化和山勢的不同,加上古木參天,流泉飛瀑,以及陰、晴、風、雨、雲、霧、霜、雪的喧染,使峨眉山的景色更加清幽,風景獨秀。

  樂山大佛位於峨眉山東31公里的樂山市,依淩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,又名淩雲大佛,為彌勒坐像,是東山最著名的景觀。

  樂山大佛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(西元713年)。當時,岷江、大渡河、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,水流直衝淩雲山腳,勢不可擋,洪水季節水勢更猛,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。淩雲寺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,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,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,二借佛力鎮水。海通募集20年,籌得一筆款項,當時有一地方官前來索賄,海通怒斥:“目可自剜,佛財難得!”遂“自抉其目,捧盤致之”。海通去世後,劍南川西節度使韋皋,徵集工匠,繼續開鑿,朝廷也詔賜鹽麻稅款予以資助,歷時90年大佛終告完成。

  佛像高71米,是世界最高的大佛。大佛頭長14.7米,頭寬10米,肩寬24米,耳長7米,耳內可並立二人,腳背寬8.5米,可坐百餘人,素有“佛是一座山,山是一尊佛”之稱。

  大佛依淩雲山的山路開山鑿成,面對岷江、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匯流處,造型莊嚴,雖經千年風霜,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。

  樂山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,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,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,第4層、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,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,遠望看不出。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,正胸有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。兩耳背後靠山崖處,有洞穴左右相通;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,但互未鑿通,孔壁濕潤,底部積水,洞口不斷有水淌出,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。這些水溝和洞穴,組成了科學的排水、隔濕和通風系統,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。

相關議題

中國的世界遺產

〈返回首頁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