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蓮縣豐濱鄉

2009042314:37

 

豐濱鄉位於台灣花蓮縣東部海岸南段,北鄰壽豐鄉,東濱太平洋,西鄰鳳林鎮、光復鄉、瑞穗鄉、玉里鎮,南接台東縣長濱鄉,是花蓮縣人口最少的鄉鎮。

本鄉地處海岸山脈與太平洋之間,依山傍海,風景秀麗,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阿美族為主,亦有噶瑪蘭族部落,傳統上以農業、漁業為主要經濟活動,近年來則大力發展觀光業 

花蓮縣景點地圖    豐濱鄉景點地圖

1.月洞遊憩區

 

2.石梯坪遊憩區 

相關議題

石梯坪位在石門附近,是一處潛水及磯釣的絕佳場所。花東海岸公路至此偏離海邊,中間被梯田阻隔,形成不一樣的田園景致。

此處正當花蓮縣豐濱鄉石梯灣的南側尾端,光緒年間,統領吳光亮率兵開路時,在東海岸一帶,看見沿岸的岩盤突伸入海,長短不一,像一排排的階梯一般,乃稱此地為石梯,遂有此名。

石梯坪為一處亙達 一公里 的奇岩怪石,壯闊的景象足以媲美北海岸的野柳。這一地區有兩層以上的海蝕平台,隆起的珊瑚礁觸目皆是。特殊的壺穴突出於地面,狀似桶形浴盆,造形獨具趣味。岩石上則遍生各種海洋植物,林投樹、仙人掌、馬鞍藤等,景觀十分豐富。目前此處已規劃為風景特定區,設有寬大的停車場、海邊步徑等設施,梯坪露營區設備完善,可選擇在此夜宿,或是步月漫行、或是聽濤觀星,必能暫拋憂煩、洗滌塵俗。

3.石梯漁港
石梯漁港在花蓮南方64公里,是位於石梯坪旁的一個純樸小漁港,景色原始寧靜優美,近來此地外海發現鯨豚出沒而引起學者的重視、碰究,是台灣賞鯨船的發源地,1997年台灣第一艘賞鯨船-海鯨號在這裡首航,由此搭賞鯨船出海,可鯨豚邂逅於海上,享受與鯨豚嬉戲的感覺。 後恃秀麗的海岸山脈,前眺遼闊蔚藍的太平洋,擁有石梯坪自然保護區。

石梯漁港原本在日據時代就有,當時僅有小膠筏在此捕虱目魚,到了民國482月擴建為現在的樣子,是花蓮至台東間雖小但規模完整的一個漁港,目前漁業型態轉型為以旗魚為主,因此有標台的小漁船為石梯漁船的特色,石梯亦成為全國旗魚產量最高的漁港,身為東海岸的賞鯨重鎮,石梯漁港入口處也設置了鯨豚地標,是採用黑色大理石一體成型雕鑿而成,高 六公尺 、直徑 二公尺 ,十二條石雕鯨豚或做洄游或做跳躍狀,栩栩如生。

4.長虹橋
長虹橋建成於民國58年,長120公尺,是台灣第一座懸臂式單拱預力混凝土橋。由遠處看,猶如一道長虹跨越山壁綠波而得名。上橋俯瞰,可見秀姑巒溪徐行入海,偶有鷗鳥盤旋,更顯寧靜安祥。這橋沒有橋墩,就像是一條鐵橋被挾在兩壁之間,站在橋前可遠望到臨近的太平洋,一望無際的海面,有時還真會讓人以為自己是身在一艘大船上。這裡同時也是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,泛舟的遊客只要是一看到這條橋,就知道這旅程已結束了,很多的遊客會站在這橋上看著泛舟的遊客們上岸,一個新的生活可能由此展開,也可能由此結束。位在秀姑巒溪的河口,大港口、靜浦村就在南北各約五百公尺開外,現巳成為泛舟活動的登岸據點。

大港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阿美族村落,山丘林立,傍著清綠的秀姑巒溪,奚卜蘭島就在眼前,綠意蒼蒼;適合露營、游泳、垂釣。由於此地是阿美族早期的發祥地,港口國小附設有一 陶藝班,以傳承祖先巳漸失傳的民生技術。由長虹橋回溯約 一公里 處,岸旁布滿了俗稱帝王石的港口石灰岩,名為「萬物相」。此種岩石潔白如玉,故又贏得「秀姑漱玉」的美名。大港口附近有快艇可供遊客溯溪賞石。

5.磯崎海水浴場(磯崎加魯)
位於豐濱鄉磯崎村的磯崎海水浴場,阿美族早年稱之為「加路蘭」,昔日阿美族人皆利用此處的天然地勢曬鹽,而每次狩獵完畢即順道在此取鹽回家,非常方便。清光緒四年加禮苑平埔族亂定,阿美族人始居於此,靠捕魚維生。 此處的海岸線南北寬約三公里,為一內陸凹進的灣,全由沙粒組成,冬季潮漲時海底沙石上湧呈黑色,待夏季潮退即呈現一片金色沙灘,在陽光照射下真是明媚動人。磯崎沙灘極為柔軟舒坦,規劃有一百公頃之大的風景特定區。東管處很早就在磯崎海水浴場闢建遊憩賞景設施和露營地,提供戲水塑沙和露營活動。2004年磯崎浴場重新招標委託民營,改為具有地方特色的「加魯灣渡假村」名稱對外營運,未來除了浴場水域外,將提供獨木舟、沙灘牛車、風浪板、沙灘排球、香蕉船、水車輪、浮潛、觀日出、部落巡禮、烤肉、露營等活動,並有露天咖啡座、漂流木藝術區。

磯崎浴場正好背倚飛行傘起飛場,遊客戲水玩沙之餘,也可欣賞艷陽晴空下朵朵傘花。若登上北端的磯崎瞭望台遠眺,一灣美麗絕倫的沙岸圓孤迤邐而去,輕柔的浪花拍打著沙岸,鑲出一條漂亮的銀白花邊,令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之巧妙。此處海灘適合露營、烤肉、磯釣、賞景等活動,可消磨上一天半日。

6.石門遊憩區

花蓮縣豐濱鄉石梯坪北方

在石梯坪北方、大奇山和貓公山山麓,有一處石門海灘,灘上有巨洞稱為石門洞,是一塊巨大海瀾沖擊岩壁,石門海岸這一帶都是「都巒山層」的火山岩塊,這些岩塊的特色是色澤呈黑色,且不易崩塌,在長期海水的侵蝕之下,這裡就是個個陡直且攝人的崖壁,歷久而成的地形,目前規劃有門自然保護區。

石門洞是一個天然的海蝕洞,四面皆有洞口,透過陽光照進洞裡的角度,長住於此的居民幾乎都可以依此說出非常標準的時間,是一個罕見而有趣的體驗。石門洞沿岸也是釣場,並長有許多五顏六色的海菜,許多當地人常來釣魚或採拾海菜,海天一色的背景,也是豐富的生活場景。

 石門也是阿美族傳說的所在,相傳在古代,有一群阿美族人秘密集合於石門,相約要偷襲位於秀姑巒溪口的部落,他們準備了糯米年糕打算在慶功宴時享用,後來年糕就變成了石頭,今日石門一帶海中的岩石也狀如年糕

 

南下路線:由花蓮市接11號省南下,經過的磯崎,即可抵達石門。 
公車路線:由花蓮火車站前搭花蓮客運、鼎東客運往台東、靜浦的班車,於石門站下車,再依指標前進即可抵達。

 

 

石門遊憩區的主要觀光遊憩景點為石門洞;石門洞位於北海岸石門鄉尖鹿村海岸,是北部濱海公路上著名的觀光景點,由於該區海邊巨石、長年受到海潮侵蝕而形成大洞,清乾隆年間,先民到北海岸墾植,便以此作狀似拱門的海蝕洞,為此地取名為「石門」;1933(日本昌和八年)「海蝕石門」被列為應保存「天然紀念物」。石門兩大農特產肉粽鐵觀音茶,讓石門鄉一砲而紅。
台北縣石門鄉在一百多年前引進「硬枝紅心」品種鐵觀音茶樹,早年主要製成綠茶、紅茶外銷;民國70年以後,改製作「鐵觀音茶」,茶湯甘潤厚醇,一舉成名,很有老茶的風韻,尤其是透過陶壅包裝更添古意。

石門鄉內的茶園多種在北海岸台地的背測,不會受到海風直吹,加上大屯山優良的水質、山區雲霧繚繞,年均溫在攝氏18度至20.5度間,採茶時期溫差約57度,相當適合茶樹生長,再配合當地紅棕壤土質,使石門鐵觀音茶別具風味。

石門鄉農會近年來推出鐵觀音陳年老茶,強調傳統香醇的風味、重視喉韻,儲存10年才能上市販售,而且上市前在經45次烘焙,然後以瓷醰包裝上市,屬於特級茶製品,自民國84年推出以來十分叫座,號稱石門第一好茶。

石門另一名產是石門肉粽,每到端午節更是供不應求。石門鄉人為了肉粽改編俚語「新竹風,基隆雨,石門肉粽」,強調粽子已成為石門的一大特色。

為了民眾認識石門茶,觀光局北觀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了
茶山步道,位於石門和金山交界處,全長約1公哩,地勢陡峭但規劃完善,兩旁茶園成梯田狀景色優美。步道兩側種植了約300多株、品種多達20幾種的茶花,更是愛花民眾不可錯過的焦點。
茶山步道的盡頭是石門鄉的至高點,除了滿山綠意盎然的茶園風光,還可俯瞰遠眺太平洋與石門鄉之美;沿著稜線步道越過山頭再走1公里 便可通往 鄧麗 君的墓園「筠園」。

石門鄉還有多處著名的景點,包括麟山鼻步道、富基漁港、富貴角燈塔、青山瀑布、阿里磅生態農場等

 

 

順天宮
順天宮於民國四十九年由宜蘭南方澳南天宮迎金身來到豐濱,置於福佬人周石頭家,供鄉民參拜,民國七十年安座落成,豐濱鄉漢人約百戶左右,多為福佬人,以來...


巴歌浪船屋
沿台11縣往石梯坪,靠北迴歸線一帶可看到指示,順小徑往海的方向駛去,轉過入口處聳立的玄武巨岩後即一大片開闊的美麗的船屋風景。「船屋」的構想和建造都...


人定勝天紀念碑
開車於台11線上,經石梯坪北方,大奇山和貓公山山麓,也就是石門洞穴附近,會注意到有塊「人定勝天」的石碑,此處岩石逼近海岸,當地阿美族人常記得颱風天...


芝波蘭島(奚卜蘭島)
「秀姑巒」是阿美族話「奚卜蘭」演繹而來,原為「在河口」的意思,本屬港口村舊名,後來衍為溪名、山名。正當秀姑巒溪入海處,有個小島,(漢語稱獅球嶼,...


cepo事件紀念銅像
花蓮的秀姑巒溪出海口北岸,相傳是阿美族祖先當年登陸台灣的上岸地點,這裡的部落名叫Makudaai「港口部落」,雖然人數不多,卻因為保有阿美族傳統文化而馳...

 

芭崎眺望台
沿著東部海岸行是個難得親近海洋經驗,位於台11線31公里處的芭崎眺望台休憩區,東管處在此設置了芭崎眺望台,四周多種植橄仁樹,遊客到海岸公路沿線遊...


靜浦北迴歸線界標
北迴歸線是北半球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,環繞北半球十六個國家,總共建有九座北迴歸線標碑,其中在臺灣就有三座,分別位於嘉義的水上、花蓮的舞鶴及花蓮的靜...

親不知子斷崖
由磯崎南下順海岸而行,經一片九孔養殖場,續行不久,可見一穿越斷崖絕壁之新磯隧道,隧道旁即是昔日所謂的親不知子斷崖。此地處處分布危巖峭壁,素以險峻...